洪荒之女娲家的青鸾鸟 第七百一十三章 魔神发疯,女娲出关!

张道陵是太清圣人为弘道而作出的选择。

只可惜,这位弘道者在最开始就被明玉算到了。

更关键的是,张道陵还是张良的八世孙。

而张良本人师从荀子。

换言之,张道陵的跟脚往上一数,还是儒门的。

这就让太清有点郁闷。

有缘人被截胡不说,这有缘人说到底根子依旧是凤栖山那边!

太清所谓的:“从一开始就算漏了一步。”

正是此理。

想来想去,也只能是明玉做出来的干扰。

毕竟人间意志在由他执掌。

大罗天,弥罗宫。

今日,元始天尊似乎心情很好。

向来不苟言笑的他难得地招来弟子们开了个宴席。

【师尊这是有什么喜事吗?】

【不知道啊。】

【没听说。】

【大师兄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?】

宴会上,广成子等十二金仙暗中传音。

【哎呀,管他呢,师尊他老人家愿意开宴,这还是头一次呢!】

【吃吃吃!敞开了吃!】

黄龙真人宛若饕餮附体,风卷残云地消灭着眼前的食物。

广成子等人哑然失笑。

元始天尊看着“交头接耳”的弟子们,他也没生气,随手将案前的十几枚仙杏分了。

“多谢师尊。”

广成子、赤精子、玉鼎真人等喜笑颜开,恭敬地朝天尊行礼。

同时,他们更好奇自家师尊这是遇上了什么开心事。

在众金仙注意不到的视角里,天尊的嘴角弯起的一个弧度转瞬即逝。

“难得啊,难得啊!”

“这无数岁月以来,算无遗漏的大兄,终于在算计这方面输了一局。”

“还是在创立道教这么关键的节骨眼上!”

“嚯哈哈哈~~~”

天尊心里偷着乐了好一阵,忽然意识到这样不成体统。

于是连忙自省:“咳咳,不对,我不该笑的啊。”

“三清一体,大兄输了,损的是我三清的颜面……”

可一想到大哥在明玉那里输了一局,天尊的嘴角又抑制不住地上扬。

他现在其实很想去八景宫看望太清。

主要是好久不见了,甚是想念。

绝对不是想去看笑话!

绝对不是!!

碧游宫。

通天教主和接引圣人的表情也复杂。

两人盯着人间看了好一会。

然后将目光转向了八景宫。

“道兄,要不咱们去串串门?”

“还是不了。”

教主理智地摇摇头,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接引一眼:“大兄算计不过明玉,难道还算计不过我们?”

“这个时候谁去看笑话,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笑话。”

这般直白的告诫浇灭了接引圣人看热闹的心思。

他颇为认同地点点头:“听道兄这么一说,我忽然觉得咱们还是在这推演阵法比较好。”

这要是被太清盯上了,可就别想安稳。

通天教主笑道:“当然,咱们不去八景宫,却也可以再看看人间嘛!”

“明玉和大兄的互相挖坑,结果输的是大兄,那大兄自然得按照规‘出一点血’。”

接引圣人闻言,双手合十,念诵道:“善哉!善哉!”

~~~

张道陵于龙虎山得道。

但其并未在龙虎山久居,而是西去蜀地。

他与蜀山的文始真人交流剑道百年。

临别前,张道陵借阅了老子亲笔手书之《道德经》。

他悟道观道,最终在鹤鸣山定居,潜心修炼。

一日,太上老君履凡。

亲授其“三天正法”、正一之道、三清众经、符箓丹灶秘诀、印剑、法服……

张道陵修得正法,日益精进。

而他在蜀地传道时,“有识之士”立刻来投。

所过之地,根本不用虎躯一振,那些个鬼神仙众纷纷纳头便拜。

张道陵一脸懵逼的同时,也顺手就借他们的力量去传道。

他分设了二十四个福庭,即为二十四治。

每治立一鬼神为阴官,一仙人为仙官。

阴官仙官所掌管的是——人世祸福!

这一幕,看得罗天诸神无不沉默。

“这手段咋这么眼熟呢?!”

能不眼熟吗?

这根本就是上古时期,明玉在红尘行道的翻版!

张道陵算是把自家祖师的精髓学到了。

“咱们这算是来对了!”

“能不对吗?搞不好这波咱们能直上神霄府!”

“嘶~~,能拿到神霄府的仙箓?”

“必然可行!你没见咱们天师用的啥权柄吗?分司福祸!”

人间福祸之事,若是没有明玉下放权柄,谁都不相信张道陵能凭空走上这条路。

再联想一下这位爷走得还是与那位道主相似的路……

鬼神仙众的心一下子火热起来了。

“大腿!”

“必然是大腿!”

“道主与老君都下注了,咱们天师这是要升天啊!”

而事实与他们所料并没有太大差别。

只不过张道陵所升的“天”,与他们想象的“天”有亿点不同。

张道陵道成之日,魔界天门大开。

六天魔王下界,联手对其组织魔考。

是日,张道陵在青城山设坛,大战六天魔王,胜之。

魔王空歌,诵太玄之章。

创立了天师道的张天师,被魔王保举,飞升魔界!

随之而去的,是道教的近两成气运!

抱大腿的鬼神仙众这才惊醒。

“欸?不是!”

“我想去的是天界啊!不是魔界!不是魔界!”

一阵鬼哭仙嚎,二十四治所属阴官仙官,皆被魔界天门收入魔界。

他们稀里糊涂的,就成为了光荣的魔界成员。

~~~~~

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

西游的古史不断推进。

明玉漫步于尘世,久久不曾离去。

他在光武帝时代,胜了太清一局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在明帝时代,他见到了两个优秀的年轻人。

他们一个扬名西域,横扫三十六国。

一个勒石燕然,在神魔战场上杀出了与霍去病一般无二的威名。

前者是班超,后者是窦宪。

或许是教主知道明玉在人间,玩心大起的他也落了一子。

一个名为张衡的墨家弟子入了明玉的眼。

明玉去看了他的地动仪,并给了点改良意见。

然后,张衡就去东海“借”了几条龙。

自此以后,地动仪成了神魔战场常备物资。

因为它能准备洞悉魔神的进攻方位。

明玉不急不缓,一路走到了灵帝年间。

当今大帝刘宏,写了《皇羲篇》五十篇,引得他驻足良久。

刘宏见到明玉的时候,以为自己眼花了。

他揉了揉眼睛,待看清了面目,连忙行礼。

“宏,见过夫子!”

“你为人间大帝,可不必拜我。”

明玉的眼睛从《皇羲篇》上移开,然后回身看向刘宏。

他的目光中透露着几分复杂的神色。

冥河。

明玉默念着这个名字。

对方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局。

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如何评价。

“该说不愧是衰神吗?”

明玉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混乱时代,他的嘴角就不自觉地弯起一个弧度。

“祝你好运。”

他对刘宏留了四个字。

希望能捞对方一把。

在明玉走后,刘宏思来想去也没想理解这句祝福语的含义。

但不妨碍他重视夫子。

当天,他就下令建立鸿都门学。

其中画有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。

次日,灵帝下诏招收天下贤才。

一时间,响应者无数。

一举让鸿都门学成为了与太学并立的顶级学府。

这一切明玉看在眼里。

只不过他已经不再关注刘宏了。

这个时代的意外比他想象的要多一些。

“您是来找我父亲的吗?”

一个温柔的女子怀中抱着焦尾琴,她明眸善睐,看着眼前的温雅的青衣男子。

“我父亲应该快散朝了,您若是找他的话可在客房稍候。”

“也可。”

青衣男子轻轻颔首。

“姐姐,他是谁呀?”

这时,古灵精怪的蔡家二小姐探出了头。

她性子活泼,浑身充满灵动的气息,一进来就大胆地对着明玉上下打量。

“小妹,不可无礼。”蔡昭姬告诫。

“略略略~~”

蔡家二小姐可爱地朝姐姐吐了吐舌头。

蔡昭姬无奈。

她略带歉意地看向青衣男子。

青衣男子只是笑了笑,道:“无妨,她天真烂漫,无需苛责。”

蔡昭姬闻言,眼神一阵恍惚。

她总觉得这句话很熟悉,像是听谁说过。

再悄悄打量着眼前的青衣,心中更是平添几分亲近之意。

“贞儿,你又在胡闹吗?”

蔡邕回来了。

他故作严肃,吓得小女儿一溜烟跑到蔡昭姬身后了。

“父亲,您有客人。”

丢下这一句,蔡家二小姐就带着姐姐跑了。

蔡邕顺势看向青衣。

“怎么不坐?”

“二师伯这是要给大师伯找回场子吗?”

明玉面色平静。

“我说这是机缘巧合你信不信?”

蔡邕望着两位龙女远去的方向,他的嘴角挂起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
“机缘巧合?”

明玉不置可否,他抬手设下了一道玄境。

蔡邕的笑容消失了。

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

“来都来了,师伯不请我喝杯茶?”

“你是来喝茶的?”

“不,我是来论道的。”

明玉眼睛微眯,轻笑道:“师侄找师伯论论道,很合理吧?”

蔡邕二话不说,拔腿就跑。

明玉伸手抓住他的袖子。

“明玉,有话好好说,我可是你师……啊~~别打脸,我明日还要上朝!”

刚刚离开院落的蔡昭姬脚步顿了顿。

她一脸疑惑地看向身后。

“姐姐,怎么了?”贞儿仰头问道。

蔡昭姬摇摇头。

“没什么,我可能听错了。”

父亲可是当世大儒,怎么可能被打得惨叫呢!

定然是错觉。

~~~~

第二日,蔡邕告病在家,没能上朝。

与其身体状况相反的是,神汉的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可惜,没过多久,冥河的玄妙气运就开始发力了。

一个想要改天换地的人喊出了响亮的口号:

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。”

“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。”

刘宏目瞪口呆地望着太平道席卷天下。

好在神汉的底蕴深厚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